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- 第71集
- 第72集
- 第73集
- 第74集
- 第75集
- 第76集
- 第77集
- 第78集
- 第79集
- 第80集
- 第81集
- 第82集
- 第83集
- 第84集
- 第85集
- 第86集
- 第87集
- 第88集
- 第89集
- 第90集
- 第91集
- 第92集
- 第93集
- 第94集
- 第95集
- 第96集
- 第97集
- 第98集
- 第99集
- 第100集
- 第101集
- 第102集
- 第103集
- 第104集
- 第105集
- 第106集
- 第107集
sis001board第一會所注冊第48集劇情介紹
劉備(孫彥軍飾)致書劉璋(梁震亞飾)假說孫權(quán)(吳曉東飾)求救,自己要帶兵返回荊州,因此要求劉璋供給軍糧和兵馬,但劉璋表示只能供給少數(shù)。為取西川,劉備向龐統(tǒng)(金書貴飾)詢問對策,龐統(tǒng)出上中下三計,劉備取其中計先要攻得涪水關(guān)再攻成都。諸葛亮(唐國強飾)致書于劉備勸其謹(jǐn)慎。龐統(tǒng)貪功,建議劉備分兩路進攻雒城,劉備也感此計可行。龐統(tǒng)請命從小路攻進雒城,但被張任(周中和飾)用計射死于落鳳坡。劉備進攻雒城失敗被困于涪水關(guān),張飛與諸葛亮出兵前往涪水關(guān)救劉備,而關(guān)羽(陸樹銘飾)則駐守荊州。
新一(溝端淳平)在第二個密室輸入密碼后,又進入的第三個密室。面板上的日期是一個讓小五郎很想忘記的日期。這天,酒吧陪酒小姐斉藤麗香(山崎真實)盜竊案隆重開庭。在法庭上作為證人證明麗香不在場的是小蘭的母親對的母親妃英理(大冢寧寧)。妃英理好心為麗香辯護,卻遭到了麗香的辱罵,于是妃英理用“空氣搶”將麗香“殺死”,但新一卻不認(rèn)為是妃英理殺死麗香的,那么新一能找出犯人嗎?
劉琦病亡,魯肅前來祭奠,并提出要回荊州之事。諸葛亮(唐國強飾)據(jù)理駁斥,并讓劉備(孫彥軍飾)寫下文書暫借荊州,三人畫押為正。周瑜(洪宇宙飾)看到文書,便知是諸葛亮推脫之計。周瑜便借劉備喪妻之際,假裝讓孫權(quán)(吳曉東飾)之妹嫁于劉備,誘劉備前來,借機扣下?lián)Q回荊州。呂范被派前來提親。諸葛亮聞此既知是周瑜的美人計,便讓孫乾先去東吳提親,后讓趙云保駕劉備前去應(yīng)許成親,以此既保荊州又結(jié)聯(lián)盟。劉備路上心中憂慮重重。趙云打來諸葛亮的一個錦囊妙計,劉備看后略為高興。劉備等人以計行事,沿途告知百姓來意,并親自告知了喬國老。國老對吳不悅,并向吳國太賀喜。孫權(quán)知道劉備將事情鬧的人人皆知,便讓呂范對劉備嚴(yán)加防范,派人封鎖消息,防止國太知道。吳國太叫來孫權(quán),說他和周瑜辦事對兒女不妥,便要約見劉備,如看中,即讓女兒嫁給劉備。孫權(quán)也無可奈何。
周瑜(洪宇宙飾)設(shè)計殺劉備不得,又被諸葛亮(唐國強飾)設(shè)計,氣得舊傷復(fù)發(fā),在柴桑養(yǎng)病。孫權(quán)(吳曉東飾)派人向曹操表奏劉備(孫彥軍飾)為荊州牧,本想引起曹操和劉備的爭端。但是曹操(鮑國安飾)反而表奏周瑜為南郡太守,意圖讓孫劉兩家在荊州開戰(zhàn),坐收漁利。周瑜設(shè)計假借攻打西川以換荊州,乘勢殺劉備。諸葛亮早已看破,將計就計,反而再氣周瑜,周瑜身亡。
經(jīng)過一番對峙,曹操(鮑國安飾)與袁紹終于兵戎相見。袁紹舉兵七十萬進攻,曹操領(lǐng)兵七萬駐扎官渡。沮授諫言不宜急攻,而是利用糧草優(yōu)勢緩守,袁紹不聽。袁紹利用人數(shù)優(yōu)勢首戰(zhàn)大捷,圍困曹兵。曹操苦思破敵之策卻沒有結(jié)果。荀攸獻“霹靂車”之計,暫時擊退袁紹。袁紹因為兵多,所以定烏巢為囤糧之地,大將淳于瓊守糧。許攸獻計突襲許昌,卻被袁紹懷疑他與曹操有勾結(jié),許攸遂投靠曹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