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- 第71集
- 第72集
- 第73集
- 第74集
- 第75集
- 第76集
- 第77集
- 第78集
- 第79集
- 第80集
- 第81集
- 第82集
- 第83集
- 第84集
- 第85集
- 第86集
- 第87集
- 第88集
- 第89集
- 第90集
- 第91集
- 第92集
- 第93集
- 第94集
- 第95集
- 第96集
- 第97集
- 第98集
- 第99集
- 第100集
- 第101集
- 第102集
- 第103集
- 第104集
- 第105集
- 第106集
倔強驅魔師第18集劇情介紹
假戲真作,不如不作。既是三百里流放,皇上和兩個伴駕的臣子紀曉嵐、和便分別都有了一個綽號:金三爺、紀老大與和二。幾個人不問尊卑、素服簡出,為向哪個方向去,只好抓鬮決定,紀曉嵐作過手腳,眾人自然直奔曲陽。 “金三爺”不勝徒步奔波之勞苦,又饑又渴。“紀老大”卻頗會苦中求樂,最可憐的當屬“和二”,要忠心耿耿地伺候皇上,還得時不時領受紀曉嵐的挖苦。一路同行,笑話多多。終于在這夜半三更才投宿一家東升客棧。他們前腳剛至,小月與洪霞后腳便至。 直隸總督尚榮委派手下一一打點,皇上可能路經住宿的客棧。“金三爺”等三人一來,即被店家及尚榮的差役發現,不敢怠慢。連給他們各個所做的飯菜亦有等級差別。
紀曉嵐在眾信徒面前一一揭露了李二設下的騙局。眾信徒醒悟,李二只得低頭認罪。紀曉嵐將當初留在海升之妻身上的四指掐痕與任五的手印做對比,兩者吻合,乾隆意識到海升被陷害。紀曉嵐讓海升與小芳做臨別遺言,兩人真情流露,隔壁的乾隆終于了解了冤情。乾隆下令嚴懲真兇,并賜海升與小芳完婚。早朝之時,乾降于閑談之中指出朝廷里存在結黨營私、欺上瞞下的現象,百官皆心虛不已,噤若寒蟬。下朝后,和珅竭力表示自己一身清白,卻偏偏遇到了正在等候自己的同黨——浙江巡撫盧焯。
一對新人正要行互拜之禮,和圣旨破門而入;軍豪因蔑視格格被革去狀元名號。遭受這猝然打擊的軍豪精神恍惚,負氣而去。 對和的無恥卑劣,紀曉嵐憤慨不已,與之展開雄辯。正吵得難分難解。憂心忡忡的皇上來了,原來找遍京城依然不見莫愁蹤影。皇上強令紀曉嵐限期之內將莫愁找否則便要把小月許配給豐紳殷德。 軍豪落魄,無故遭衙役歐打,富有正義感的豐紳殷德挺身而出,二人結為莫逆之交。和迫不急待,送上聘禮,小月見了怒不可遇,將其轟出門外。紀曉嵐鼓勵軍豪、小月離開京城,到別處過平凡人生。軍豪不忍使紀大人落到“抗旨欺君”的地步,堅決不從。思前想后,小月決定犧牲自己,屈從于和家的這門婚事,以報答紀曉嵐幾年來對自己的恩德。
海升當眾將和珅的馬車燒掉以示公正。海升對小月的英勇之舉很足贊賞,于是將小月帶回家中,并意欲將小芳許配給小月。得知海升燒車,紀曉嵐意識到和珅會有所報復,于是決定先下手為強,讓小月將此事告訴乾隆。眾御史都以紀曉嵐為楷模,于是都毫無例外地抽起了煙袋,紀曉嵐哭笑不得。小月本想替紀曉嵐相親,沒想到自己被小芳相中,不禁為難起來。和珅、紀曉嵐陪乾隆去香山燒香禮。乾隆從老僧口中得知由于有人在禁地開窯采煤,致使昔日流經至此的泉水改道別流了,不禁大為震怒。紀曉嵐從老僧欲言又止的神情之中看出此事與和珅有關。
紀曉嵐口若懸河,矛頭直指十四王爺。其慎密嚴謹的邏輯分析和出類拔萃的語言天才,贏得滿堂注目,王爺眼看走投無路,惟有一死謝罪,硬著頭皮吞下“回春丹”,咽了茶,卻不想又落入紀曉嵐的圈套,貽笑大方。 和與福康安對紀曉嵐此番搶了頭功頗為不悅,又暗暗慶幸自己的非法作為未被追究。來日方長,誰知道下一回合又是誰占上風。 一日,和以一古硯巴結皇上,紀曉嵐慧眼如炬,制為贗品,和氣得發昏,發誓要搞到稀世珍品,即再次上當,在皇上面前苦不堪言,但他亦非酒囊飯袋,亦會巧施小計難為紀曉嵐。只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,紀曉嵐敏學巧思,以絕頂聰明之頭腦免去了為其更衣脫靴之難堪,反贏得皇上哈大笑。 福康安向和奉上一本《紅樓夢》,誣為反清復明的作品,因作者之妻與紀曉嵐聯系,不怕從中找不到紀曉嵐的把柄,和趁皇上、太后去泰山祭拜之前,大進讒言,詆毀《紅樓夢》,皇上被其鼓惑,草率地下令查禁此書。莫愁閑來無事,散步街頭,忽見一白衣秀發女子被官兵追殺,行俠仗義之心油然而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