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色 老大第7集劇情介紹
貴寧別有用心地將小月的真實身份告訴紐氏,紐氏懷疑海升與小月有染。紀曉嵐提醒海升防備和珅,并泄漏了小月的真實身份。海升聞言愕然。紐氏勸海升歸順和珅,遭到海升的斷然拒絕。紐氏佯裝上吊,卻不知貴寧暗中將上吊繩系成死扣,于是一命嗚呼。貴寧借機大鬧靈堂,指出紐氏是被海升謀害致死。步軍統領衙門經過尸檢確認紐氏為自縊身亡,貴寧不服。和珅讓貴寧咬定紐氏是他殺,并讓女婿綿慶以繼承皇位為餌拉攏步軍統領衙門總督綿思。綿恩同意將此案轉給刑部復檢。刑部復檢的結果與初檢結果如出一轍,貴寧仍不予認可。和珅表示一切均在自己掌握之中,指使貴寧告御狀,誣蔑驗尸官為迎合紀曉嵐而謊報案情。
懾于群臣的偏見和太后的重壓,皇上就莫愁之事做了妥協,但把心中郁悶從此變得喜怒無常。紀曉嵐對皇上失信于人,始亂終棄的懦夫行為大加評擊針貶。 為平復心牢騷怨氣,皇上便服登臨紀府,偏遇沒心沒肺的三姑漫無邊際地胡吹亂侃,搞得更是心神不寧。有關莫愁的話題又格外刺傷了皇上的隱痛。紀決心舍江山娶莫愁。這一想法使得太后和朝中大臣大為恐慌。 紀曉嵐雖厭惡和卻憐愛其子豐紳殷德,請太醫療治他因傷失明的雙眼。小月感念公子純良,又是為國殺敵的功臣,殷勤服侍,表示愿放棄軍豪而與豐紳殷德廝守終生。軍豪亦親自吹奏起歡快喜慶的樂曲,為二人婚事祝福。豐紳殷德則表示不能奪人所愛,接受憐憫。 太后為避免皇帝遜位,勉強恩準莫愁入宮,但條件卻是要她墮去腹中之胎。莫愁、皇上難以接受,決意遠走高飛。
為避免和珅從中舞弊,紀曉嵐自薦調查此事。紀曉嵐推薦不畏權勢的海升進行調查。和珅讓劉三盡快將煤窯脫手,劉三似有難言之隱。小月假扮皇室之人,與海升進山察探,表示要買下煤窯并約劉三在酒樓詳談。劉三得知后暗自慶幸,迫不及待地前去和海升商談買賣煤窯之事,被早已等候于此的紀曉嵐捉拿歸案。和珅表示自己查出劉三是開窯之人,并要求紀曉嵐從嚴查處,以示自己秉公執法。眾人規勸海升看在和珅的面上放過劉三,以給自己留后路,海升堅持要秉公處理,和珅擔心劉三供出真正的幕后主使而連累自己,于是命劉三服毒自盡。海升欲繼續調查,卻得知劉三已死并被家人拉回老家埋葬。
春光明媚、風和日麗。這一日,皇上帶群臣在新修的望春園中游樂。眾人為討皇上歡欣,爭相作詩聯句,極盡祥和頌揚之辭。獨紀曉嵐別出心裁,以竹板詞譏諷修建此園是勞民傷財的不義之舉,招來殺身之禍。 法場之上,紀曉嵐依舊談笑風生。幸得太后出面,才保住了這位正直的良臣。皇上見惹慪了太后,在和的勸說下決定下罪己詔,以挽回事態。 和以恩人自居,亮相法場。紀曉嵐明知無性命之虞,頗有閑情與之調笑,并以“罪己詔”調侃皇上,使皇上答應自我流放三個月,以服其罪。 紀曉嵐索性得寸進尺,向皇上索取其手中朝夕不離的折扇,作“尚方寶劍”,其目的是為營救因查望春園被誣陷的洪御史。但如何牽著皇上的鼻子,讓他聽從自己的安排,往曲陽縣走上一遭呢?受街頭一打卦者的啟發,紀曉嵐計上心頭,愁眉頓消。 小月救出受父牽連、淪落青樓的洪御史之女洪霞。洪露出逃中不小心與獨行夜市的紀曉嵐相撞。紀拿的那反皇上的折扇被洪霞拾得,而洪霞佩戴的母親贈物恰好又為紀曉嵐收起。
眾閱卷官宴請紀曉嵐,暗地給紀曉嵐的湯里下藥。趙文龍假裝與和珅有秘事商談,小月中計,跟隨兩人到澡堂。和珅故意斥責紀曉嵐沉迷女色,與趙青關系暖昧。紀曉嵐藥性發作,昏睡過去。左山傀帶領眾閱卷官將原始考卷搬走,并造成紀曉嵐抽煙失火的假象。小月越聽越氣,趕回貢院要跟紀曉嵐問個究竟,卻發現紀曉嵐房里失火,于是奮不顧身將其救出。為了找尋徇私舞弊的證據,紀曉嵐帶乾隆前往香積庵。主持了凡正要殺趙青滅口,聞聽紀曉嵐到來,匆忙外出迎接。乾隆以布施為由要參觀香積庵,紀曉嵐提出要察看地牢。了凡有意勾引乾隆。